麵食裡,蔥油餅是一道奇妙的小食。很多人不介意把他當正餐,而它也是很棒的午茶搭配。
也有人認為我們現在天天早上吃的蛋餅,其實就是蔥油餅的變形。
蔥油餅的麵團製作,也就是美味的精髓所在。
水與麵粉的比例,揉製的手法,靜置麵團的時間,筋性與黏性的掌控,都成就最後餅的口感。
也有店家,喜用豬油浸煎,幾乎半油炸的方式製作,一種介於『南部蔥油小餅』及『道地外省乾煎』作法的酥脆蔥油絣。
說到這個,道地外省口味的發麵作法,或者燙麵作法,亦或是台式蔥油餅,從小到大的記憶,都讓我愛不釋口。
對北投榮總外老外省杯杯的手工發麵蔥油餅更是難忘,厚實有感,自有獨到之處。
而現在最南部常吃到的口味,似乎就是這充滿蔥香油香的薄片版本了!
高雄當地多有很多這樣的攤商在各個區域販售,一個掛輪小亭,道地製作,便能吸客營業。
此攤開始便是夫婦經營,位在青年路文橫路台灣銀行外轉角,從第一次品嚐到今天,少說也有20個年頭。
由於是露天,無論寒暑情雨,總還是看到客人駱驛,幾年來生意越來越好。
記得兒時,吃蔥油餅是完全沒有沾料的,蔥香油香配上外脆內軟的口感,自是希望嘴中多留點嚼食單純麵團香的快意。
很多現在的食物,已經沒了應有的氣味,而這蔥油餅,不要胡椒鹽,不要辣椒豆鼓油,熱熱入口,脆軟鹹香,半張不過癮,有時快要一整大張方能允指抹嘴,善罷甘休。
這樣的美點,無論何時,配上冰涼飲品,若是在偷閒午後,自是非常療癒!
文章標籤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