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,醫學會林立,但功能是如何?
幾年看下來,有很多組織除了收年費,我實在難看到他們的作為。
然而,我很欽佩---
台灣顏面整型重建學會(TAFPRS)
在這個整形醫美起飛的第一個十年,
把整個『醫師必須藉由學會及教育活動』來進修及成長的風氣
提升起來。
(當然,沒有牛肉是沒有辦法吸引會員的)
這次有幸,在前理事長高全祥醫師的協助之下,由我來替學會主辦這次的
『利用新鮮大體解剖課程熟悉臉部手術』
Fresh Cadaveric dissection Courses of Facial Plastic Surgeries
在『削骨及臉型塑造課程』的安排。
請到的都是國內外的大咖及當紅炸子雞!
上圖:由左起依序是:高全祥前理事長,凡登診所陳瑞鋒醫師,我,
上海九院整形外科教授韋敏醫師,嘉仕美張格彰醫師,以及陳振坤醫師。
韋敏教授(坐在我的右手邊)是九院的臉部骨骼手術的扛霸子,
在顱顏手術師承九院體系張滌生教授(中國整型之父),
舉凡先天性顱顏疾病,到美容削骨正顎手術,韦教授的經驗及case數
都是在台灣醫師難企及的(我們人真的比較少⋯⋯)
但是,我們並沒有灰心喪志是吧!
台灣男生,就還有一樣贏過中國!那就是:
溫柔!
新聞還在
http://history.n.yam.com/tvbs/international/20120619/20120619554754.html
不,其實我要說的是⋯⋯
台灣醫師要展現的,是在手術上的『精緻』(也是一種溫柔啦!)
除了韦敏醫師,我們上面四位『年輕』醫師
(左起是我,陳瑞鋒醫師,張格彰醫師,陳振坤醫師)
雖然師承不同體系,但幾年下來,都在臉骨雕塑上做出一點心得,
演講內容包括:
陳瑞鋒醫師超強的正顎概念傳授,
張格彰醫師對下顎線的美型雕塑,
陳振坤醫師的精緻顴骨塑形,
以及我的V-line削骨整體設計,
演講內容,無論在手術前的評估,
與病患討論的細節,
手術工具及技術上的要求,
以及術後由內到外的照顧,
都非常進步也詳細!
在現場還有內視鏡輔助深處的探查,
可以清楚看到骨頭切斷處!
連高雄正顎名醫(右)林語堂醫師也在現場
原本以為大家對這個高難度的手術興趣缺缺
但最後依然額滿,醫師間互相更進一步彼此認識,也交流了更多的資訊,
發現這樣的課程,除了對大家有實質技術上的精進,
還能聯誼,對我來說真得非常值得啊!